您的位置: 首页 > 出行攻略 >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编制列车运行图

列车运行图,表示列车在铁路各区间运行时刻及在各车站停车和通过时刻的线条图。

列车运行图规定了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列车在每一车站出发、到达或通过的时刻,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在车站的停站时分以及列车的重量和长度等。运行图还规定了线路、站场、机车、车辆等设备的运用,以及与行车有关各部门的工作。因此,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行车组织的基础,是协调铁路各部门和单位按一定程序进行活动的工具。

2016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285.5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3142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980.5对。

调整意义

列车运行图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铁路运输能力的情况而编制的。它体现着铁路工作的各种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在编制运行图时充分考虑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如安排列车运行线时,首先考虑旅客列车,并尽量安排开往大城市的客车在白天到达,在下午或夜间发车。

与此同时,安排好货物列车的运行线。列车运行图规定了列车占用区间的次序,列车在每一个车站出发、到达或通过的时间,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在车站的停车时分以及列车的重量和长度等。这样一来,列车运行图也就规定了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等设备的运用和与行车有关各部门的工作。因此,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是协调铁路各部门、单位按一定程序进行生产活动的工具。

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保证列车运行安全。

迅速、便利地运输旅客和货物。

充分利用铁路通过能力,经济综合地运用机车车辆。

应将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控制在一定的允许的范围内,确保列车运行图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日常运输生产和列车运行秩序变化的需要。

列车运行图要与列车编组计划和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相协调,使列车运行线与车流很好地结合起来。

保证各站、各区段间工作的协调和均衡。

合理安排乘务人员的作息时间,保证不超过规定的一次连续工作时间标准。

列车运行原则上以北京方向为上行,全国各线的列车运行方向,以铁道部的规定为准,但枢纽地区的列车运行方向由铁路局规定。列车按规定编定车次,上行列车编为双数,下行列车变为单数,在个别区间,使用直通车时,可与规定的方向不符。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编制列车运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