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田仆,是西周初期设置的官位,与田地农耕无关,而是专职负责管理君王所行之道路的官吏。
周王朝,是在灭殷商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奴隶制国家,而殷商是以土德立国,因此在周公以三年之久的时间镇压了纣王之子武庚的反叛以后,周王朝君王所行之路就不再同于士卿大夫和平民百姓所行之路了,而是专用木板铺设的道路,称“田路”,取五行之中的“木克土”之意,防止殷商旧族再造反。
田仆,就是负责建造和管理田路的大夫,下属有上士十二人,史一人,丞相一人,徒若干,是很重要的官职,隶属于夏官府司管辖。
在典籍《周礼·夏官》中记载:“田仆,掌驭田路。田路,木路也。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在田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仆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古音读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在诸多姓氏史籍中所说的“妫完之后始有田氏”,完全是错误的,该支田氏就远早于妫陈之田。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田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田正,亦称田畯、稷、田官,是西周初期由辅政召公所设置的官位,就是专职管理农耕田地的官吏,不涉及其它,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主要负责管理井田之公亩部分,也就是王室所食之田。最高长官称田正,亦称稷,由王族贵胄担当,下属按九州各分派有田官,每一田官下还设有中士二人,史一人,丞一人,徒四人,统一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天官府司,就是召公管辖的官衙。
后世历朝历代所称的“社稷”,就是由此而来:社,宗庙也,稷,田正也,合称就是整个王朝、国家的象征。这在史籍《左传》中记载:“田畯,田大夫也。稷,田正也。稷为田官之长。”后来,在东周时期各诸侯大国亦仿设有类似的官职,但皆称为“大司田”。例如在典籍《管子·小匡篇》中就记载:“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
在田正、田畯、稷、田官、大司田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田正氏、田畯氏、田稷氏、田官氏等等,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古音读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亦远早于妫陈之田。
第三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封妫满之后妫完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及、等资料记载,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田氏。
相传,帝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让他们在妫汭河(今山西永济,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边居住,他们的子孙有以居地河流名称为姓氏者,称妫姓。
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建立了周王朝,为了稳定前朝遗民,巩固政权和统治,便大肆追封前朝历代圣王的后人。
周武王找到了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孙妫满之后,封妫满为陈侯,史称胡公满、陈胡公。
到了春秋初期,陈桓公妫鲍的弟弟妫佗(妫跃)在周桓王姬林十四年(公元前706年)陈桓公死后,杀死了太子妫免,自立为陈厉公。太子妫免的两个弟弟合谋报杀兄之仇,就在周桓王二十一年(公元前699年)趁陈厉公去蔡国时把他杀了,兄弟二人相继为国君,就是陈庄公妫林和陈宣公妫杵臼。
陈宣公晚年打算立宠姬所生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就在周惠王姬阆五年(公元前672年)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妫御寇杀了。陈厉公有个儿子叫陈完(妫满的第十世孙),他同妫御寇的私人交情非常好。在妫御寇被杀后,陈完怕被株连,便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姜小白接纳了陈完,还赐田与他。陈完因避难到齐国后,不愿再用原来的国名为姓氏,而且在春秋时期“陈”、“田”二字音近,遂指齐桓公所赐之田为姓氏,改称田氏,读音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
在史籍中记载:“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在史籍中也称:“完,奔齐,以国为姓,既而食采于田,又为田氏。”今河南省博物院研究员石晓霆在一文中也说:“陈完为避祸逃亡齐国,齐桓公封他于田,陈完以地为氏,改称田氏,田完成为田姓始祖。”
后世的一些著名史学家如东汉学者应劭曾注指:“始食采地于田,由是改姓田氏。则田是地名,未详其处。”在其他各类史籍中,也没有明确指出陈完的“田”在何处,显然,其“田”并非一处食邑,而仅仅是一块可供果腹的田地。不过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陈完年轻有为,遂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当有一份俸禄可享。
尽管“田”的具体地理位置无考,后人还是倾向于该支田氏源出陈完受田为氏之说。因为齐国历史上有姜季子“食采于崔,遂为崔氏”等先例。
今有学者因齐桓公时期的齐国没有“田邑”之地而否定“田”的存在,这是值得商榷和深入研究的。其实,齐桓公赐予陈完的本来就是“田”而非“邑”。“田”与“邑”是两种形态迥异的赏赐实体,早在金文中即有颇多赐“田”记载,例如在、等古籍中,赐“田”、 赐“邑”的记载更是比比皆是,但都是分别予以记载的。
田氏家族传至田完之第八世孙田和,出任齐国相国,他大权在握,在周安王姬骄十一年(齐康公十三年,田齐和子十三年,公元前391年)将腐朽没落的齐康公放逐到海边去捉螃蟹吃,田和自立为君,于是,姜姓齐国成了田氏齐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姜齐”事件。
近有学者袁林在一文中说:西周及春秋时期的“田”仅仅是剥削者从被剥削者那里获取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一种凭借,对其耕地既不关心,也不干预。
实际上,“田”在两周时期既是度量土地面积的一种单位,也是有形物质财产的代称。如在典籍《管子·乘马》中就有记载:“五制为一田,二田为一夫。”日本学者猪饲彦博注:“制,十亩;田,五十亩。”学者唐兰在注解金文中“田几田”之铭时说:“上一‘田’字是名词,指农田;下一‘田’字,是田亩的量词。”在典籍《考工记·匠人》中记载:“田首倍之。田,一夫之所佃百亩,方百步地。”在典籍《国语·鲁语》中记载:“季康子欲以田赋。田,一井也。”作为量词的“田”,即一夫所能耕之土地。
而“邑”的度量标准是户,比“田”要大得多。如在典籍《国语·齐语》中记载有“管仲制鄙三十家为邑。”按一邑三十家,每家两夫,每夫受田一百亩计算,一邑至少应占耕地六十田,即六千亩以上。当然,两周时期的“亩”与今之“亩”在面积上有所不同,关键区别在于丈量的量纲标准上。
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朱凤翰在研究周原遗址出土的各器群后,在《商周家族形态研究》中明确指出:“周原遗址地区只是这些贵族家族居址所在,是其亲族成员生活区,而其主要封土(土田、私邑)及属民并不在这里。”
陈完逃入齐国时,正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改革社会行政组织,推行“叁其国而伍其鄙”和“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的时期,他规定“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把士农工商分别安排在有利于他们生产、生活的“社区”居住。照此推论,陈完的居邑也并非在“田”。
因此,齐桓公赐予陈完的“田”,只是一定数量有形物质(薪俸、财务)的表现形式,并非居住之地,亦非一定数量或面积的土地。关于这一点,本书完全赞成学者王景甫的意见。
第四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之邑许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许田,是春秋时期周王朝设置在鲁国境内的一个专门用地,是由周公旦所规定的用来进行祭祀、朝拜周王之时,各诸侯国君和百官们所住宿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地。
“许”,赋也,愿也;“田”,祭祀之田、朝拜之田、典礼之田也。这在史籍《左传·隐公八年》中就有记载:“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许田,鲁国朝宿之邑。”
在两周时期的各朝代,许田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不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但总体在靠近泰山的今山东曲阜、泰安一带,历代皆有专门的官吏、仆役们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许田”之称一直沿用到两晋之际。
在许田之管理吏员、仆役中,有以其职责所在为姓氏者,称许田氏,其后裔子孙后引衍为单姓田氏、许氏等,该支田氏古音读作diàn(ㄉㄧㄢˋ),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与妫陈之田无任何关联。
第五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虢国之邑桑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桑田,是西周时期虢国之邑,因盛产桑蚕和丝纺织业发达而著称,位置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东北部地区,其地在史籍《左传·僖公二年》中有记载:“虢公败戎于桑田。桑田,虢地。”
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其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东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虢叔封西虢(今陕西宝鸡),两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周晚期宣王初年,西虢东迁,形成所谓南、北二虢。
虢仲、虢叔都是周文王姬昌之弟。北虢在平陆,在黄河北岸;南虢在三门峡,在黄河南岸。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原西虢),这是虢叔的后代随周平王东迁后建立的国家。
东虢国于周平王姬宜臼四年(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姬滑突所灭。西虢东迁后,在原地留有一小虢国,于周庄王姬佗十年(公元前687年),被秦武公嬴舛所灭。
东迁后的三门峡虢国建都于上阳,地跨黄河两岸,史称南虢、北虢,实为一虢。到了周惠王姬阆十七年(公元前660年),因不断受到南下推进发展的犬戎民族之侵扰,虢国君主虢公率军主动出击犬戎。在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虢国又在桑田再次击败了入侵的犬戎。
在春秋初期,晋献公姬诡诸积极扩军,竭力拓展晋国疆土,他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虢国。但当时的虞国(今山西平陆)邻近虢国的北境,为攻虢的必经之途。晋献公害怕二国会联合起来抗晋,遂采用大夫旬息的“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国借道攻虢国,再伺机灭虞国。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派荀息携带美女、骏马等贵重礼品献给虞公,请求借道攻虢国。虞公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语所迷惑,遂不听大臣劝阻,不但应允借道,还自愿作攻虢国的先锋。
当年夏季,晋、虞联军攻下了虢国重镇下阳(今山西平陆),使晋国控制了虢、虞之间的要道。到了周惠王二十二年(晋献公姬诡诸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又故计重演向虞国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明虢、虞两国地理相连,利害攸关,虢亡虞必亡,劝虞公绝不能再答应借道。但虞公昏聩地认为:晋、虞是同宗,不会相欺,拒不听劝。农历10月17日,晋军开始围攻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到了农历12月1日破城灭虢。后晋军班师暂住虢国休整,乘虞国不备,发动突然袭击,俘虞公,灭其国,收回了美女、骏马。这就是著名的“假途灭虢”历史典故的来由。
虢国灭亡后,其地尽归强晋版图。原居于桑田之故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桑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桑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六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田公它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典籍《荀子·非十二子》中杨倞注引《世本》记载:“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田公它成,是楚平王熊弃疾(公元前528~前516年在位)的支庶孙,其后裔子孙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田公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七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史籍《左传·成公六年》中记载:“晋迁于新田。”
周简王姬夷二年(公元前584年)农历4月,晋景公姬孺将晋国都城迁至新田(今山西侯马西北城),位于临汾盆地南沿,西南有峨嵋岭,南有绛山,均为中条山余脉。汾河在侯马市西北从东北向西南流过,浍河在市南自东向西流过,在两河交汇的三角平原地带,号称“旱码头”。清乾隆二十三年撰著的《曲沃县志》和清嘉庆二年撰著的《续修曲沃县志》中,皆称“新田故城在今治西南三十里”,“其地也,绛山为屏,峨嵋列峙,浍绕于前,汾环于右”。曲沃西南距侯马为十五公里,今侯马为春秋时晋国新田,遗址被发现于1952年,至今仍在继续发掘整理中,当无可疑。
晋国在新田立都,传位十三世,历时二百十六年。其间,晋国曾保持了一百余年的“中原盟主”地位。
在晋都新田的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新田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初期大臣黄湜之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明朝初年,有一著名的辅佐明惠帝(明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臣黄湜,因他提出了废削诸藩之权,引发了靖难之祸。
黄湜,公元1350~1402年,字子澄,分宜大岗山澧源村人,是明朝初期著名政治家,提出“削藩”政策的主要人物之一。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曾问黄湜:“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黄湜答道:“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朱允炆是其言。此后,每呼黄湜,必尊称黄先生。
朱允炆继位为明惠帝之后,任命黄湜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明惠帝有意削藩,黄湜便与齐泰计议。齐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黄湜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最后黄湜的意见被采用,周王等五个藩王先后被削藩。朝廷用黄湜和齐泰的计谋,调走燕王手下精兵,又在燕王府所在地北平一带调动军队以监视燕王。
燕王朱棣知道朝廷准备对他动手,先以病重为借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齐泰反对放还三子,黄湜却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结果朱棣三子获准回去。不久朱棣便在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农历7月起兵叛乱,上书朝廷指称黄子澄和齐泰为奸臣。明惠帝派老将耿炳文讨伐,初战不利。
后来明惠帝听从黄湜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李景隆接任后,表现得更令人失望,屡战屡败,损失数十万人。朱棣乘着李景隆战败之时,上书朝廷,大力批评黄湜和齐泰,明惠帝无奈便免去二人官职,但仍暗中与二人议事。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李景隆在济南战败后被撤换,明惠帝赦免了他,黄湜哭着请求明惠帝治李景隆的罪,明惠帝没有接纳,黄湜便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当盛庸在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农历12月在东昌(今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大破燕军后,明惠帝在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农历1月又恢复了黄湜、齐泰二人的官职,可是在不久的农历3月盛庸于夹河(今湖北郧西夹河镇)战败之后,又再次免去二人官职。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明惠帝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湜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南京陷落前,明惠帝召黄湜回京,未至而南京已失守。黄湜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
燕王朱棣亲自审问黄湜。黄湜抗词不屈,被肢解而死,并祸及满门,株连十族,家属被杀六十五人,异姓致死者五十四人,外亲四百余人皆充军。唯其子黄彦修因已入昆山籍,能说昆山话,才幸免于死。后收黄湜遗骨葬于昆山县马鞍山下(今江苏昆山),直到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1年)始得昭雪。
黄湜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他的儿子黄彦修为避祸改名换姓为田终,隐居在今湖北省咸宁一带,其后世子孙世代沿袭称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九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并州匈奴,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许多史书记载:“并州田氏源出匈奴。”其实,并州田氏原本还是汉族。所谓匈奴田氏,起源于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
秦昭襄王赢则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秦军大将蒙武率军攻打齐国,一举占领齐国九座城池。部分齐国田氏贵族纷纷北逃,与狄人汇合。从此在秦、汉史籍中皆称这一部分田氏族人为“狄人”,就是后来的匈奴民族中的田氏。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六国后,称秦始皇。其时北部地区面临少数民族匈奴的威胁,这就为蒙武的儿子蒙恬永垂青史提供了机会。
有意思的是,秦始皇派遣蒙恬出击匈奴,直接原因并不是因为匈奴侵扰秦朝,其实当时的匈奴民族还没有力量与强大的秦王朝抗衡,而是因为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燕国人卢生在向秦始皇献的一本图书中写到了“亡秦者胡也”。于是秦始皇大怒,便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蒙恬不负秦始皇所托,非常轻松地就击败了匈奴,顺利地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河套一带)。为此蒙恬戍边抗击匈奴长达十多年。为了保卫中原地区免遭匈奴的掠夺,蒙恬采取诸多措施防御,他以黄河天险为要塞屏障,沿黄河修建四十四座城池驻兵防守。然后根据山险地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修筑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著名的万里长城。为了方便秦始皇外出旅游,蒙恬还修建了一条自咸阳到九原长达一千多里的大驰道,一方面有利于秦朝向北方增兵,巩固北方统治,实际上也是防御匈奴的措施之一;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与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些耗费巨大的工程虽阻止了匈奴的南下,但同样也是引起亡秦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点是秦始皇和蒙恬根本没想到的。
一直到东汉王朝时期,班固在史籍《汉书》中还记载当时汉王刘邦与秦朝大将章邯争战时期:“田儋,狄人也,故齐王田氏之族也。”秦末天下大乱,那些战国诸侯的后人当然争着要复国,齐国故地的田儋首先行动,自立为齐王。秦将章邯攻打魏王咎于临济,田儋带兵去解围,结果被章邯军突袭,田儋战死。
后来,班固在《汉书》中将田儋列为狄族,归为匈奴一系,因此被后世归为并州匈奴族。
其实,该支田氏依然为妫姓田氏,并非为匈奴民族,正确读音仍作chén(ㄔㄣˊ),今读作tián(ㄊㄧㄢˊ)亦可。
第十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塔日阿沁氏,汉义就是“农夫”,因此冠汉姓为田氏,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罕楚哈氏,源初金国时期女真金阿不哈氏族,满语为Hancuha Hala,世居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田氏。
⑵.满族田佳氏,满语为Tian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今辽宁沈阳),后多冠汉姓为田氏。
满族田氏读音皆作tián(ㄊㄧㄢˊ)。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民族,白族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洱海区域。从考古发掘的苍洱遗址、海门口遗址,都表明最晚在新石器时代洱海地区已经有居民生息繁衍。公元二世纪,汉武帝就在苍洱地区设置了郡县。公元八~十三世纪,苍洱地区先后出现了以彝、白先民为主体的奴隶政权南诏国和以白族段氏为主体的封建领主制政权大理国。白族90%以上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发展水平较高。
白族人在历史上自称“白子”、“白伙”、“白尼”、“白王”、“白史”等,汉意即为白人。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其民族名称为白族。
白族主要居住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三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白族人民从唐朝开始曾经使用过以汉字为基础的方块白文,以记录白语。由于汉族和白族的交往,白族人长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所以白语里含有大量汉语词汇,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通行的文字。
白族崇拜社神本主,信仰佛教,有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在天文、历法、气象、医学、文学等领域,白族都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
民国年间的《沿河县志》引《田氏宗谱》记载:“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黔中夷苗屡叛,大臣苏威保奏田宗显为黔中刺史,同子惟康赴任年余,黔中大治,文帝诰封为国公节度使之职。旋陕西天鹅山白莲教金头和尚为乱,调宗显往征,兵至天鹅山与贼战,贼败奔四川、成都。宗显追至,贼复败走渝城朝天门,潜往小河,追及复战,贼又败。兵至漆地安营,访贼至石马,问往民何地,民以石马即庸州答之,宗显详观地形,山环水抱,下居焉。迨贼授首,奉命镇管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旋加封为宣慰荣禄节度使金龙护国公,子孙世袭宣慰职,军民两管。”
在历史文献《思南府志·地理志》中记载:“田氏,田妫姓,世为京兆人。昔武王封舜之后于陈。春秋时,陈公子完如齐,子孙大食采于田而氏。厥后……唐有天下,始祖克昌陟巴峡,绝志宦游,从事商贾,侨寄日久,遂卜筑于思州,安土占籍,民于南鄙。”在后来的“赶苗拓业”时期,县境少数民族或被杀或隐姓流亡,或深匿辟荒野岭,加之长期的封建王朝民族歧视政策的不平等待遇,对少数民族抗暴斗争的血腥镇压,以致族称湮没 。
田宗显之族的势力,在唐朝初期借助当时的羁縻政策,手握重兵,东伐西讨,开拓疆土,逐渐发展壮大,成了湘黔川边的大姓豪酋。由思州一带东下入湘。田宗显第四世孙田克昌“数年能以威恩振服南边夷人,朝廷因父功,褒授义军兵怪使,擢用令掌一方事,为大首领。”唐永隆年间,田克昌以现沱江镇为“五峒”中心,修土围城堡,建立衙门,尔抚之“五峒”斯土,抚化“五峒”之“夷民”。后至宋徽宗重和年,田宗显第十四孙田佑恭,陛任武功大夫、团练观察使、开府义同三司、少师思国公,因“抚”蛮功勋卓著,还被钦赐十字宗派,堂联两幅。其中一幅为:“宦流齐国勋臣邑,世守沱江宰相家”,予以锦表。其后裔沿承世袭,而世守斯土,世代土官,故其族被尊称为“官府田”。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首领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才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但当时的“贵州”仅限于今贵阳一带。
白族田氏,祖先原为汉族,原籍陕西,明朝时期随沐国公入驻贵州东南地区,在长期的军垦过程中融入白族,清朝时期世为贵州思南府、湖南凤凰五寨军民长官司土司,该支田氏读音作tián(ㄊㄧㄢˊ)。